剛看完monster.很多事情覺得似曾相識,網路上找到故事裡的三個寓言,(動畫版看來威力更強大的樣子)
很------另------人-------討-------厭,卻又遇罷不能.
大概人本來就傾向罪惡,或是某程度迷戀著.

故事1  沒有名字的怪物

故事2 大眼仔和大口仔(惡魔的交易)

故事3 和平之神
警告!!!這最令人發黑!!!!!!

總覺得第一個故事我好像在哪裡看過.....de ja vu,可是想不起來.
大概是什麼格林童話的原始版吧,很奇怪,這種[某種忘記過的回憶]的感覺,看二十世紀少年也有.
雖然人的記憶實在是很不牢靠的事情.


童話為了教育善惡的觀念,總是好人復仇,壞人被制裁.
不過長大一點來看,實在很多故事令人發毛.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小時候也許不知不覺接受了很多怪怪的故事或是暗示=_=
那些故事現在來看,都覺得實在是人倫悲劇.怎麼可能會是好的結局呢?那麼多個公主都是受虐兒.心裡也會有偏差吧.
想起來就覺得,小孩子到底是被輸入什麼而長大的?
雖然自己也曾經是小孩,比現在更接近生物一點的生物,可是總覺得忘記太多事情了.教育這件事真的很奧妙.

探討這類人性的黑色故事很多,我想起惡童日記,桐生操的作品,厄夜變奏曲,還有白夜行.實在都是很棒的作品,值得推薦.尤其後面兩個,我實在是太喜歡了,一絕.

而前陣子受到的這一類震撼還有一個格林童話,
內容如下:

西佛里斯蘭的佛拉涅卡鎮上,五,六歲的小孩子們在一起玩耍.
孩子們對一個男孩說你當屠夫,對另一個男孩說你當廚師,而別的一個男孩則當豬.
然後一個女孩當廚娘,另一個女孩則當廚娘的助手.廚娘的助手負責拿接豬血的小容器,以便作香腸.

接著就依照大家說好的,屠夫抓住當豬的男孩,按倒在地上,用小刀將那男孩的喉嚨割開,廚娘助手則用容器去接血.

市議員偶然經過,目睹了這件慘案,立刻將演屠夫的男孩帶到市長家裡去,把所有的市議員都召來.
大家一起討論這個事件,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判決那個男孩,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是出於天真無邪而作出來的.

一個聰明的老議員提議,審判長一手拿著一顆鮮豔紅潤的蘋果,另一隻手拿著萊茵的格爾登金幣,叫那個小孩子過來,同時將手向孩子伸過去.
要是拿蘋果,這個孩子就無罪,要是拿金幣,就判死刑即可.

大家這麼做了,那孩子笑著拿了蘋果,所以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就釋放了.

很妙的故事,就像小孩子捉蟲來玩,也沒有存著邪惡的心情一樣.
說起來寓言,實在是一種很容易有後勁的形式,大概指涉意義的方式,類似於我們吸收知識建立認知的過程.
所謂[燒紅的鐵鞋],大概是小孩心中最可怕的懲罰,而女巫是最可怕的人,世界就是父母,沒有父母的愛,自己便一無所有.
 


天真無邪和絕對惡,好像也沒有太大的距離.小奸小惡比較像人一點,我個人是這麼覺得.
所謂的完美,是精神上的幾何,是不存在於自然和這現實世界的.

阿呀,浦澤直樹真是很厲害,這麼晚才一次看他的作品也是我的幸運吧,(不必追)
我看冥王也是打心底的震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vv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